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江西广告网
查看: 32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藏文典籍装帧与命名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6-12-6 16:04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07-4-18 14:3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摘要:文章探讨了藏文典籍的版式印刷形式及藏文典籍梵夹本的装帧特点。藏文典籍的另一重要特点是用色彩命名和修饰喻的运用,使藏文典籍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的特点。
    勤劳智慧的藏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藏文典籍浩如烟海,仅次于汉族而位居少数民族之冠,典籍装帧特点更具有鲜明的民


    书籍的物质材料和工艺活动构成了书籍的装帧,中国书籍的装帧历史源远流长,它随着书籍的出现逐渐产生。最初的简策、帛卷和写本的装帧实用性功能突出一些,为了便于阅读才使得页次有序化,后来随着雕版印刷的发明和书籍装帧技术的发展、进步,装帧作为一种艺术创造,越来越成为体现书籍的外在形象和通过它来表现书籍思想内容的形式,各民族在书籍装帧中的艺术创造,成为灿烂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藏文典籍中的装帧所表现的风格就很有特色。

    藏文典籍的版本形式很特别,呈长条形,活页状印刷,梵夹本的装帧,这种形式是藏文典籍最主要的特征。隋朝杜宝《大业杂记》载:“新翻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叶形似枇杷,叶面厚大,横作行书。约经多少,缀其一边,牒牒然呼为梵夹。”梵夹本的书籍装帧是受印度贝叶经的影响所形成的。

    贝叶是贝多罗树叶,由于具有耐磨性,人们就将经文刻写在贝叶上,通过打孔穿线装成“册页”,不论携带、阅读均很方便,至今在格鲁派寺院甘肃的拉卜楞寺保存着堪称寺宝的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和月称的梵文贝叶著作两部。由于受贝叶经的影响和启发,藏文典籍创造性地把贝叶经形式运用到书籍的装帧印刷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长条形藏文典籍形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