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澳洲國家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攝影/簡照玲 座落地點:坎培拉,澳洲 建築設計:Achton Raggatt McDougall(ARM), Robert Pect von Hartel Trethowan(RPcHT) 完工時間:2001
位於澳洲首都坎培拉的澳洲國家博物館,是一座介紹澳洲發展史的綜合性博物館,為2001年澳洲聯邦百年大慶的重要建設之一,由Achton Raggatt McDougall(ARM)和Robert Pect von Hartel Trethowan(RPcHT)兩家事務所共同設計。2001年,該館以「年度最新公共建築」名義獲得藍圖建築獎(The Blueprint Architecture Award)的殊榮。
基地座落在阿克頓(Acton)半島上的格里芬湖(Lake Burley Grffin)畔,國會大廈就在湖的對岸不遠處。坎培拉是個寬敞低平的現代都市,主要建築均以格里芬湖為中心分布,沒有澳洲其他大城市的繁忙交通和摩天大樓,卻呈現出一種安詳及鄉野的獨特魅力。博物館承繼坎培拉建築的低平特性,呈水平帶狀分布。建築師依照空間性質的不同將博物館分為臨時性展館、永久性展館、大廳、原住民展館、行政管理辦公室,以及澳洲原住民與托雷海峽島民研究所等幾大單元,再以彎刀狀的配置將這些被推向湖畔的空間單元串連起來。
這個看似不按牌理出牌、隨意拼湊的博物館建築,除了有其特殊隱喻之外,也包含了許多建築師的創意想法在裡頭。建築師在這塊11公頃的基地上創出一條新的軸線,這條紅色舖面一端朝著澳洲中部原住民聖地艾爾斯岩(Ayers Rock,原住民稱:Uluru)方向,到了基地盡頭後向上捲起。另一端向著博物館中心,到了入口廣場處,紅色舖面上多出一條像江西广告网潙c中的彩帶又像是雲霄飛車般的鋼構標誌物,在空中繞了一個大圈之後,竄到博物館大廳入口處,引領訪客進入博物館。最後,鋼板停留在大廳入口上方,表面看似截斷,其實還有一段看不見的部分穿越大廳沒入湖裡。
除了艾爾斯岩這條軸線之外,博物館裡還有許多看得見的、看不見的線。建築師認為,澳洲的歷史是由許許多多不同族群、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故事編織而成的,如同繩索一般纏繞、糾結在一起,其中有共生的關係,依存的關係,和互斥的關係,但任誰也難說清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因此,建築師以繩索纏繞成結做為博物館的隱喻,並將這個抽象概念轉化為建築實體,創造出許多令人意想不到、視覺效果極佳的造形與空間。像是大廳內使光線充滿戲劇性的橄欖狀天窗、讓人有如置身洞穴由多種曲面交錯而成的現代穹窿、散發浪漫氣息形狀特異的咖啡座旁窗口,和引人好奇想一窺究竟的多邊形出入口等,其設計過程,是將一個方盒子套在一堆繩結上,透過布林運算(Boolean mathematics)的交集、聯集和空集,部分保留,部分挖空,再經由多重試驗挑選之後,找出最佳的形式定案。
博物館彎刀狀的配置中間是一個名為「澳洲夢花園」的開敞空間,那是一個下凹的空間,裡頭有水池,水池上浮著一片傾斜的大地圖,是由澳洲的地形圖、街道圖、原住民分布圖、氣象圖、行政劃分圖等多種地圖重疊而成的抽象性地圖。除了地圖之外,一些看似裝飾性的東西,也都有其特殊意涵,譬如牆上抖大的「Eternity」(永恆)一字,是隱喻一個全澳洲人都很熟悉的傳說,據說有一個男子,三十年來一直在雪梨的人行道上塗寫這個字。此外,在色彩運用上,建築師在博物館的裡裡外外用了許多紅、黑、黃的顏色,譬如入口處雲霄飛車般的博物館標誌、花園四周高矮不齊的圍欄等。事實上,紅黑黃三色是澳洲土著旗幟的顏色。
建築師在這座博物館裡用了許多澳洲人熟悉的事物,當作設計元素,並以人民、土地和國家做為設計發展主軸。建築師認為,建築不應該是個沒有前後文,讓人讀不到內容的中性個體,尤其是文化史博物館,博物館建築和展品之間應該產生更多的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