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江西广告网
查看: 32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籍装帧艺术的形式美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6-12-6 16:04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07-4-18 14: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西方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他著的《艺术》中指出:“一种艺术品的根本性质是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它“是对某种特殊的现实之感情的表现”(贝尔:《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什么是有意味的形式呢?克莱夫·贝尔认为:线条、色彩以及某种特殊方式组合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感情的形式,我们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包括意味和形式两个方面:“意味”就是审美感情,它不同于一般的情感,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形式”就是作品各种构成因素的一种纯粹的关系,即纯形式。

    (一)立体的形式意味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书籍的整体形态就是一种“形式”设计。书籍的整体形态包括开本设计的形式感、精装平装的形式感、书籍函套的形式感等等。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策装、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线装等等,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书籍外在形态的形式美。我们说,书籍装帧设计首先就是书籍外在的整体形态的设计,书籍装帧艺术独特的形式意味,首先是在塑造书籍外在形态的形式意味。书籍装帧艺术的使命之一就是在书籍外在形态上酿造“形式意味”的美感。
    这里还要强调,书籍装帧的形式美,不仅仅是表现在平面上,更表现在书籍的整体形态上。书籍装帧艺术从根本上讲,是立体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多因素的艺术门类;书籍与读者的审美关系是动态的关系。所以,书籍的形式美,应该在立体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动态的空间中展开。
    书籍装帧艺术的形式意味颇像雕塑,因为书籍的外在形态是一个端庄的六面体;它的形式意味又像电影,因为阅读是一个时间过程;它的形式意味甚至有一点像舞蹈,因为翻阅使阅读成为一个动态的审美过程。

    (二)平面的形式意味

    书籍装帧艺术的形式意味既是立体的,又是平面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每一次停顿、每一瞬间的阅读,都是一次静止的美的享受。所以,书籍装帧的封面、书脊、封底、内文版式上的平面的视觉形象,其相对独立的平面设计要具有自身的形式意味,与外在的书籍立体形态的形式意味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书籍装帧艺术的整体设计的魅力。
    我们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封面的“形式结构”往往是设计者首先思考的问题。有的封面采用了“竖线”的形式结构,以挺拔的“力”追求崇高;有的封面采用了“横线”的形式结构,以宽阔的“张力”追求稳定;有的采取“竖线与横线交叉”的形式结构,以交错的“力”寻求动荡的感觉;有的采用“圆形”的形式结构,以弧线追求柔美;有的采用“斜线”的形式结构,以不稳定的“物力”寻求“心力”的提升;有的采用“方形”的形式结构,以最常见的四边形状的“力”寻求“心力”的规矩;有的则采用了“斜的方形”的形式结构,构成“力”的动感,等等。众多的形式结构关系,使得书籍装帧艺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式。
    我们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点、线、面、色彩的某种组成方式或组成方式之间的关系,是造就装帧设计“有意味的形式”的又一个重要手段。例如: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有节奏的重复以及由大至小、由强至弱、由粗至细的渐变,都是构成“有意味的形式”的要素。另外,线的节奏、黑白的节奏、色彩的节奏、符号的节奏、形状的节奏,也都是构成“有意味的形式”的要素。《寓言十家》的封面设计之所以动人,就是因为封面的“有意味的形式”发挥了关键作用。强烈的色彩对比、鲜明的节奏、色块的张力、明快的曲线,这一切都成为该书封面“有意味的形式”的要素。
    总之,无论“形式结构”变化酿造的“同质异构”的审美体验,还是形式中的点、线、面、色彩、形体酿造的形式意味,无论是形式造就的谐调与柔和之美,还是激烈的动荡之美,形式意味几乎渗透到书籍装帧创作的一切空间之中。“有意味的形式”甚至还包括装帧材料肌理的“形式意味”。因为书籍装帧材料之间的搭配关系,也是一种美丽的节奏。克莱夫·贝尔把艺术品是否具有“有意味的形式”看作“是艺术与非艺术的根本区别”,一本书籍的装帧,具有“形式意味”就美,没有“形式意味”就不美。所以,“有意味的形式”是书籍装帧艺术的生命。


    最后,必须指出:现代西方美学家阿恩海姆强调“形式”与“心理”的“同质异构”关系的时候,虽然发现了“心理—物理”场的规律,但是却忽略了“形式美”的社会与历史根源。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这种渗透着社会的、民族的、历史的审美现象非常之多。所以对于形式美,我们不但要从“心理—物理”的角度去理解,而且要从社会与历史的角度去考察。这样,我们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就会更好地调动“形式”的力量,做到形式与意味相通、形式与心理相应、形式与生活相顺,在千变万化的形式中显现无限的情趣与韵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