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广告网

标题: 关于香颂 [打印本页]

作者: anchen    时间: 2007-4-9 16:42
标题: 关于香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巴黎的第一家咖啡馆--普洛各普咖啡馆--于1689年落脚塞纳河左岸的圣日耳曼大街以来,左岸地区逐渐形成一个咖啡馆林立的文化圣地,吸引了大批诗人、作家、画家、哲学家曾在这里思考、阅读、讨论、写作。若干年前,左岸的咖啡馆大致是这样的情景:毕加索在戈尔布阿咖啡馆与玛丽 德列丝小姐一见钟情,亨利 米勒在双叟咖啡馆认识了诗人庞德,海明威坐在丁香小话园咖啡馆一个靠窗户的位置构思他的《太阳照样升起》,萨特与西蒙 波伏娃在花神咖啡馆讨论着“存在与虚无”,加缪请朋友在圆顶咖啡馆庆贺他的《鼠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据说,在今天的左岸,你随便走进一家咖啡馆,也许一不留神就会坐在萨特坐过的椅子上、加缪写作的灯下、毕加索发过呆的窗口。有人曾经描述到:“要是你要一杯咖啡,侍者给你端来的,还是一样的杯子,一样的味道,只是价钱不一样了。”

    所以才有今日这样的情景:以左岸为名字的咖啡馆、小酒吧等,在世界各地遍地开花,满足着那些迷恋法国情调的人们的胃口。

    而和左岸一样,成了法国情调代名词的,还有香颂。事实上,香颂也是左岸最忠实的伴侣了,那些或古老或崭新的咖啡厅,何时不被抒情得心酸的香颂所萦绕?

    “香颂”在法文的原意就是“歌曲”。她是法国世俗歌曲的泛称,也是法国流行歌曲的代名词,乐曲的特色是由叙事部分的乐段与乐曲的反复部分架构而成,其形式之确立大约是在1990年前后,也就是一般人认为的“法国美好时代”。后来经过时间的变迁,再加上外来流行音乐要素的融入,终于形成今天这种多姿多彩、风华绝代的法国香颂新貌。

    在世界各国的流行歌曲中,要找到像法国香颂这般讲究歌词意境描写的,实在寥寥无几。一说到“香颂”--chanson,一般人的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枯叶》、《玫瑰人生》、《仲夏恋人》、《海》,或是《巴黎的天空下》等歌曲的旋律。这些都属于比较老式的法国流行歌曲,他们就像一张张泛黄的老旧照片,不过却令人回味无穷,历久而弥新。她的形式结构和主题描写当中,包含了大众歌曲、地方小调、民谣、情歌、哀歌、幻想、写实、文学、政治、以及抗议歌等,林林总总,五花八门。

    1930年前后,是法国香颂发展最具关键性的时期,期间,法国最具权威的ACC唱片大奖创设。接着由罗西妮 鲍华耶(Lucienne Boyer)所唱的香颂名曲《对我细诉爱语》(Parlez-moi D'amour),在1931年5月所举办的第一届ACC唱片大奖上夺魁。这首歌除了促进了法国唱片工业的蓬勃发展,也因为词曲优美,被改编成14种语言风靡全球,正式揭开法国香颂迷人的风华史。

    1952年,法国唱片协会所创立的的唱片大奖也开始运作。第一届的得主是拥有“香颂王”美誉的伊迪丝 比雅芙(Edit Piaf)所唱的《心跳的声音》(Padam Padam)

    这些极具权威性的唱片大奖,捧红了许多法国香颂歌星,同时也促进了音乐媒体的兴盛,只要歌曲一得奖,报纸电台便竞相报道与播放,使得香颂成为了法国人每天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着有声电影的发明,法国香颂的传播和发展,更是得以发扬广大,许许多多的法国电影主题曲,因为全球放映而闻名国际。其中,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1946年由已故男歌星兼影星尤维 蒙顿(YvesMontand)所主演的电影《夜之门》(Les portes de la Nuit)。在那部电影里,尤维 蒙顿所唱的主题曲《秋叶》(Les Feuilles Mordot)一夕之间成为了一首家喻户晓的香颂名曲。另外,有“性感小猫”之称的碧姬 芭杜(Brigitte Bardot)在60年代所演唱的一系列电影主题曲,也借着电影在全球上映风靡一时。

    尽管时代不停地变迁,法国香颂也不免因为新鲜的血液的注入而改变原来的面貌。但是,法国香颂,或者说法国流行歌曲,并没有丧失它独特、雅致的风格。老式的法国香颂依然是风华绝代,韵味十足;而现在的法国流行歌曲,在经过多次与外来元素的融合之后,时代感中依然可见优美的旋律,浪漫情调一如往昔。这就是法国香颂特有的迷人魅力!

    左岸和香颂的邂逅,是美好情缘的开始,是浪漫优雅的法国情调的肆意绽放……




欢迎光临 江西广告网 (http://bbs.jxad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