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DB.log and Ntds.dit那个文件会更大一些?<BR>EDB.log会更大一些,例如,新添加一个用户XY,它会写到EDB.log里面,也会写到Ntds.dit中,但如果删除了XY这个用户,那么EDB.log里面还会写进XY这个用户被删除了,是一直增加的,而Ntds.dit在XY删除的时候,这条信息将被删除,数据库会减小.</P>
<P><BR>6、如何移动AD数据库和日志(在进行之间一定要把数据库做备份)<BR>为什么会移动:1、磁盘空间不够了2、出于安全的考虑。<BR>进行到目录回复模式<BR>C:>ntdsutil<BR>Ntdsutil:files(因为是对文件进行操作,所以要进入files模式的维护)<BR>File maintenance:move db to d:\ad(把AD数据库移动到D盘下ad folder)<BR>File maintenance:move logs to d:\ad(把AD日志文件移动到D盘下ad folder)<BR>为什么这两个位置可以单独进行维护,我们在一个要求高可用性,高可靠性的AD当中,把AD中的DB和EDB .log分别存储在两个不同的磁盘上,或者不同的逻辑驱动器上,那么可以分别的对它们进行安全性的实施,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提高性能。</P>
<P>如何对AD数据库进行碎片整理. (在进行之间一定要把数据库做备份)<BR>这个问题是很多人在做一个AD稳固过程当中,是一个比较容易忽视和忽略的一个问题,其实AD和磁盘一样,AD也会因为频繁的读写,高度负荷,产生一些碎片,也需要碎片整理的。(在一个服务器上会否经常的做磁盘的整理?不应该经常整理磁盘,如果你在服务器上经常整理磁盘的话,在整理的过程就会对你服务器的数据产生一个不好的影响,但是你对服务器的磁盘做了整理,仍然不能解决AD数据库碎片的问题,因为正常的磁盘整理,AD的数据库是不整理的)建议每年或每两年进行整理,但是必须做backup,因为这个整理是有风险的。<BR>AD的整理其实就是把数据库全部copy出来,再重新去写一个文件。<BR>进行到目录回复模式<BR>C:>ntdsutil<BR>Ntdsutil:files(因为是对文件进行操作,所以要进入files模式的维护)<BR>File maintenance:compact to d:\ad(把AD数据库放到D盘的ad folder)<BR>在D盘AD folder会产生一个新的整理后的数据库,然后把这个新数据库copy到原来数据库的位置,替换原来的文件。数据库会变小的,查询性能会变高的。</P>